“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深入人心?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深入人心?
让检察数据说话!
2019年检察机关办理涉正当防卫不起诉案件同比增长110%
正义网北京5月26日电(检察日报全媒体记者徐日丹)“指导地方检察机关查明涞源反杀案、邢台董民刚案、杭州盛春平案、丽江唐雪案等影响性防卫案件事实,依法认定正当防卫,引领、重塑正当防卫理念,‘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深入人心。”记者注意到,继去年两会,有关“正当防卫”的内容再次以醒目篇幅出现在今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
数据是鲜活的,最能直观反映出办案效果。根据最高检12309公开网文书统计,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全国检察机关办理涉正当防卫案件中,认定正当防卫不批捕352件、不起诉392件。其中,2017年不批捕48件48人、不起诉54件55人;2018年不批捕91件91人,同比增长89.6%;不起诉101件101人,件数和人数同比分别增长87%、83.6%;2019年不批捕187件187人,同比增长105.4%;不起诉210件212人,件数和人数同比增长分别为107.9%、110%,两年之间翻了一番。
“2019年,涉正当防卫不捕不诉案件呈大幅增长之势,比前两年总和还分别增长34.5%、35.4%。与此同时,2019年涉防卫过当不批捕案件41件41人,同比增长7.9%;不起诉案件27件27人,同比增长80%;起诉案件91件106人,件数和人数同比下降17.2%、5.3%。”最高检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介绍道。
涉正当防卫不捕不诉案件同比大幅增长的背后,是检察机关办案理念的更新。最高检多次强调,检察官既是犯罪的追诉者,也是无辜的保护者,应坚守客观公正立场。记者采访了解到,一系列影响性案件检察机关认定正当防卫,并作出不起诉决定,起到了鲜明的示范效应,引导着全国检察机关循法而为,依例而行。同时,正当防卫问题广受社会关注,牵动着人们对司法捍卫公平正义的信心,也是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依法匡扶正义的支持。
正如最高检工作报告所说,过去的一年,检察机关准确把握正当防卫立法精神和法定条件,办理了涞源反杀案、邢台董民刚案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正当防卫案件,通过依法履职,引领、重塑正当防卫理念,让正当防卫者“挺直了腰杆”。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月18日,全国检察长会议进一步明确,正当防卫理念的指引,“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观念的形成,就是客观公正的体现,鼓励人民群众与犯罪作斗争。对此,苗生明表示,这一要求,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要求深度契合,从尊重和保障人权角度而言,尤其是在办理正当防卫案件中,检察机关对于如何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强有力的遵循。
“在一些地方,正当防卫制度一度处于‘沉睡’状态,但我国关于正当防卫的立法其实已经比较完整。强化责任担当,激活正当防卫制度,既是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权益保障的新期待,更有利于彰显依法防卫者优先保护理念,鼓励公民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利,坚定公众对法治的信仰,同时更大程度、更大范围上对不法侵害人及潜在犯罪人形成震慑。”苗生明说。
“办理正当防卫案件,要注重释法说理、回应社会关切。”苗生明特别指出,在办理涉正当防卫案件时,检察机关正确分析案件争议焦点,厘清案件事实,阐述适用法律依据,讲透法理、情理,增进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司法机关处理决定的理解和认同,不断推动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加以实现,“这也是‘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深入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责编:秦雅楠
深圳二房东:空置率高 交租金都难
深圳二房东:空置率高 交租金都难
时代周报记者 蔡颖 发自广州
5月24日,张林(化名)共接待15组租客,但仅成交两单,而这是他3个月以来最忙碌的一天。
2019年初,张林和朋友筹集了200多万元资金,在深圳龙岗区陆续承包了8栋农民房,将其装修翻新后在2019年下半年开始对外出租,并憧憬着在2020年大干一番。
猝不及防的肺炎疫情成为他创业道路上的第一道拦路虎。
往年3月、4月都属于传统租赁旺季,返深工作人士以及提前找房的应届生构成租赁市场的主力军。受疫情影响,今年租赁市场发生显著变化。
“今年开年就遇到疫情,加上去年年底不少人退租,手头的公寓空置率飙升,短短两三个月,我们亏损25万元。”张林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我朋友也是二房东,去年底在宝安区包下一栋农民房,共45间房子,疫情到现在很多房子租不出去,空置率高达80%,现在交租金都很困难。”
近日,链家地产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城中村仍是深圳租客的主要居住地,数量逾五成。
在业内看来,城中村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深圳租赁市场的冷暖。
根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监测数据,4月深圳租金回报率持续下滑至2019年以来的低位。
4月全市住宅租金为71元/平方米,环比上升0.10%,租金回报率继续下滑至1.41%。
租赁市场的回暖,在进入5月后,开始缓慢启动。
5月23日,在龙华区从事租赁工作的经纪人余理(化名)无奈说道:“租房市场受疫情影响确实比较大,2月,我们店里一个租赁单都没有签,进入5月,市场有所恢复,签了5单,但跟去年同期相比,还是少了1/3。”
市场遇冷
2月5日,张林就已回到深圳,处理着公寓的各项事务,其中,退租成为他最主要的工作。
“每年底都有退租小高峰,谁也没料到年初就遇上疫情,退租的人就更多了,最多一天我接到10个租客的退租申请。”张林说。
此前,不少租客向张林提出免租申请,甚至有租户表示不减租就退租。面临上述要求,张林并未全部答应,表示只能减免两个月的管理费。
员工薪水是一笔不小开销,如今在当下经营如此艰难之际,张林不得不减员。
“我们去年最多的时候有10个员工,目前已经辞退了一半,自己也兼做业务员,尽可能的节省点开支。”张林表示。
张林还表示,公司目前的现金流还能支撑3个月,值得欣慰的是,本月来询问的租客逐渐多了起来,目前只有希望6月、7月的毕业季,出租率能至少达到80%以上。
余理对深圳租赁市场的变化也颇有感触,在去年同期,他手上的出租房空置率基本都在半个月内,现在有些房子2―3个月还没租出去。
目前余理主要劝说业主降低租金,此前有客户将一套三居室挂牌月租从6500元降到6200元,很快就租出去了。
“有些比较着急的业主对于一次性付一年租金的租客,给予较大折扣,或者送一年物业费。”余理表示,目前业主的心态发生了不少变化,大多都愿意给出优惠。
品牌长租公寓的租赁状况也并不乐观。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疫情期间,蛋壳公寓全国总出租率跌至75%,同比下降25%。
5月24日,乐乎公寓总裁罗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目前来看,长租公寓市场尚未完全恢复,从其内部数据来看,仅恢复了正常月份的90%。各个机构手上都还有一些库存,估计接下来的两个月,各大长租公寓企业都将处于去库存的状态。”
“深圳的数据表现并不是特别理想,出租率大概在80%,而其他城市的出租率维持在87%―88%。”罗意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签约一年,减免1个月租金,除此之外,部分门店还推出每日精选房源6折秒杀活动。”5月23日,一名深圳泊寓的运营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公司大多数门店在做各种优惠活动,且力度比之前大得多。
对于租客而言,他们迎来了租房的最佳窗口期。5月22日,宝安中心区一位租客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租房已经5年,租金平均每年约10%的涨幅,但今年刚签完合同并未涨租。
供需不平衡
在业内人士看来,租赁市场不景气跟放盘量增多有着直接的关系。
5月24日,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宇嘉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前面几年长租公寓不断收房,将一废弃的酒店、闲置的商业裙楼改造出租,使得深圳放盘量不断增加。
时代周报记者查询贝壳找房数据,截至5月25日上午11时,深圳共有47588套房源,3天新上房源就有4145套,且70.2%的房东都愿意接受议价。
近日,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2020年4月份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租房趋势报告》显示,深圳4月份新增房源量相对3月有45.4%的环比涨幅,在一线城市中位列前茅,其中龙华、南山、罗湖均出现50%以上的涨幅。
除了供应量增大,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需求弱化是深圳租赁市场遇冷的另一原因。
5月24日,明源地产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艾振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深圳一些外贸企业在疫情期间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少量中小微企业影响到了经营。
“目前看来,一些公司的年轻人的收入短期内受到疫情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租赁需求。”李宇嘉表示,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尚需时日。
“租赁市场有明显的季节波动特征,受疫情影响,春节潮未如约而至,但之后的毕业潮肯定会来的。”
张林和他的合伙人相信,深圳始终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城市里有很多的年轻人,伴随着买房门槛不断提升,租赁仍是庞大市场。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租房小高峰,张林也在积极准备,通过微博、抖音、豆瓣、微信群等多个渠道发布租房信息,并计划推出毕业生的专属优惠。
责任编辑:杨亚龙